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Deepwater Horizon】*本來準備罵翻Mark Wahlberg,但看來得等變形金剛了*


這部電影終於讓我覺得,『Base on a true story.』這標語正式成為了一種風氣了,當我們還在抱怨漫畫改篇電影氾濫的時候,真人真事改編電影已全面攻佔每一個檔期了,這個賣點除了近年被濫用得有點離譜之外,碰壁的機率也異常的高,所以在 Sully 才剛下檔沒多久,小編直覺不會這麼快就有另一部好看的真人真事改編作品出現阿,加上小編本來就對Mark Wahlberg就有偏見…

但結果這部竟然是他的所有作品中,我看過最好看的一部,好吧這次就給你贏吧…

改編自2010年發生於美國墨西哥海灣的鑽油台爆炸事故、也是鑽油台歷史上最嚴重的一起人為事故,劇情講述鑽油台「深水地平線號」的總工程師 Mike Williams (Mark Wahlberg 飾) ,剛從假日回到工作崗位上,他就得跟鑽油台組裝主任Jimmy Harrell (Kurt Russell 飾) 處理因鑽油台未能完成「水泥測試」而未能開始作業的問題,同行的英國石油公司 ( B.P. ) 的官員們卻不斷向工程師施壓,希望他們願意跳過檢測步驟,在安全度上賭一把,好讓他們能省下幾十萬美元的作業成本盡早開工,幾經抵抗後 B.P. 終於得償所願成功說服工作人員開機,但不消幾分鐘他們就後悔這個決定…

這是導演Peter Berg跟Mark Wahlberg繼 Lone Survivor 後的第二度合作,其實這兩部電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透過展現角色在生活與工作的反差建立讓觀眾在意起的形象,然後主角們手牽手對抗災難,雖然這手法很老梗,但驚喜的是這部被專業用詞和爆炸場面淹沒的作品中,Peter Berg找到了他的節奏,資訊量雖多但保持簡單直白、感情戲點到即止不會過度賣弄煽情,就連多得離譜的爆炸場面也沒有讓人覺得有看得頭昏腦脹的感覺,幾乎每一場的爆炸都有它在劇情中的功用和位置,在這個大家都對爆炸場面有著嚴重審美疲勞的年代能竟然能給我這樣的觀感真的非常意外,我平常可是看到爆炸場面就打哈欠呢!!



要把新聞故事改編成戲劇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因為往往不像原創劇本般充滿戲劇性,意識、數據和娛樂成份的平衡感可直接影響整部作品的觀感, Sully 帶出人性在數碼化時代中的地位,Deepwater Horizon則怒婊企業漠視人命財產仍能大賺的歪風,這兩部電影都是那種觀眾爽過了後,還能帶著收穫離場的作品,他們絕對不僅只是「爽片」或「看大牌」的作品這麼簡單。

總之,

#別被半小時的鋪排嚇到
#那等待絕對值得
#我還是不能相信我給一般爆炸片這麼高評價
#盡早去看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Pelé: Birth of a Legend】*感染力強得過份的氛圍,你不去認真消化真的不會發現這劇本有多懶惰*



小編不看、不懂、也不愛足球,對比利的認識甚至是一張白紙,頂多就只知道他坐擁球王的稱號,加上影評對這部作品的評價可不友善了,要不是因為朋友吵著要看,本以為無感的我根本沒有進場的打算。然而這部電影給我的觀感跟爛番茄給我的印象有點落差,雖然有不少的論點確是言之有理,但怎麼樣也稱不上「糞作」阿,專業影評家們你們到底是有多嚴格…


故事講述熱愛足球的比利,兒時目睹了父親於巴西在世界盃落敗後,在回家路上痛哭流涕的情景,向曾經也是職業足球員的父親許下會為國家再次贏得下次世界盃的承諾,雖然這些年來比利憑著引以為傲的體術一次又一次證明自己的能力,更得到球隊山度士的球探青睞,但當時國民依然把當年落敗的責任歸咎於國家隊過度依賴國術「戰格」的戰術上,也就是比利的招牌體術,令比利出戰世界盃的路上障礙重重…



其實整部電影跟足球賽制、戰術、甚至足球本身都沒有多大的關係,電影聚焦在比利的個人成長史上,所以就算你像我對這項運動一樣無知也都不會影響觀感,電影有點像 葉問 的那種的套路,導演Jeff Zimbalist 和 Michael Zimbalist明顯是用放大煽情的手法來應付這個欠缺戲劇性的劇本,也許受到忠於事實的束縛,主角比利的形象被描繪得十分的平板乏味,戲劇性的重擔轉落到了電影中的其他角色和環境氣氛上,不論是比利的父母和小時候的玩伴對他的關愛、巴西和世界各地的民眾的國情,他們都被刻劃得非常立體,加上充滿感染力的剪接,搭上也曾為Slumdog Millionaire編曲的A.R. Rahman的配樂,一陣莫名的史詩感就溢出來了…

但成也煽情,敗也煽情,雖然我毫不否認這兩小時對我來說是有不錯的娛樂性,但作為一部逆境題材電影,它為觀眾帶來的啟發性實在是低得過份,成品還是有點像像一部花錢精心編輯過的運動推廣影片,可能由於電影始終是球王比利的「英雄傳」,當中明明可以、也值得提及和深究的細節也一一略過,自high過頭的劇本被還以不少的劣評,甚至被形容為根本不應被改編,對「史實」無減的小編我沒有這麼深的感觸,但網路上的劣評其實也並非空穴來風。

結論就是把這部電影當成狗血版的比利英雄傳來看的話,你也許會十分享受這部作品,但你想要看一部認真持平的類紀錄片戲劇?你千萬別去看。

總之,

#知道得越少越好看的節奏
#其實我真的覺得戲中主角的戲都被搶光了
#那胖子
#為什麼那胖子戲份這麼少
#抱不平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Sully】*Hanks+Eastwood,老實說真的有人還沒去看嗎?*



小編還記得當年在電視上看到客機在河上迫降而且無人傷亡,心裏只想著:「天阿這太酷了吧,機長一個決定拯救了機上百人,這是漫畫情節吧!」雖然心中充滿佩服,但壓根就沒想過這件意外竟然可以拍成一部電影,畢竟就硬件故障阿,有什麼好拍的?看完方知道我這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敘述發生於2009年的內陸客機迫降哈德遜河上的經過和後續發展。意外的主角: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當時在升空沒多久,兩個引擎就因為鳥隻撞擊而故障失去動力,機長Sully (Tom Hnaks飾) 很快就意識到他們沒可能順利降落於任何跑道上,他跟副機長Jeff (Aaron Eckhart飾) 只好孤注一擲決定把哈德遜河用作跑道,所幸上天眷戀讓他們成功降落,但在接受人民英雄式的歡呼之際,政府交通部門和保險機構卻有另一種看法…



這部片的片長只有一個半小時,通常片長這麼短要不被剪壞了、就是劇本本身缺乏內容,這定律在近年的商業片上大多數時候都合用,即使是荷李活大片也不例外,但Clint Eastwood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只要他願意的話,只需要一個合適的主演、加上一小堆臨演,就能把一個新聞故事,拍成一部只有一小時三十六分鐘,卻可媲美他畢生任何作品的佳作,薑還是老的辣,絕對就是86歲的Clint Eastwood寶刀未老的鐵證。

要把一段新聞/史實變成一部電影,而避免給觀眾一種在看紀錄片的感覺,當中最大的挑戰定必是大量資訊的處理,因為觀眾或多或少都知道故事的發展方向,稍有處理失誤電影都會變得冗悶無比,所以 Sully 選擇放棄一般的線性記事,雜而不亂地借回憶、不同視角的重溫和主線的交錯而構成劇情,不但讓觀眾免受像上課般的數據吸收、又能在過程中給觀眾培養情緒,就拿電影前後兩次的機艙重溫舉例,頭一次我們看到的是一場刺激的迫降,但除了我們最愛的Tom Hanks賣演技外,那場戲其實不怎麼令人印象深刻;但受到不斷的質疑、和充足的補充後,我們在幾十分鐘後再次重溫幾乎一樣的場境,我們觀眾所能接收的訊息就大有不同了,每句對白、每個停頓都牽動著我們的思緒,每個我們本來聽起來無感的名詞變得充滿理據、之前所埋下的情緒一下子被全部收割起來那份感覺、那份情感上的滿足是難以言喻的…

大概就像在遊戲中無意間達成了一個成就,查攻略才知道這是個十顆星難度的那份狂喜吧 XD



最後不得不說Tom Hanks真的是一個國寶級演員,淡淡定定的穩重老頭是他的招牌戲路,但我們看了幾十年都還沒看膩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他真的都能把角色的魅力演繹得很好,一舉手一投足、甚至語速和眼神都不會讓人有重疊感,並不會像Leonardo DiCaprio, Johnny Depp, 甚至Will Smith那樣給人一種他們都在演自己的感覺,我知道Tom Hanks很會演已經不是一件值得驚喜的事了,但是阿… 他就真的演得很好嘛!!

總之,

#年度必看#奧斯卡名單
#史詩式組合
#還有不看的理由嗎
#準備二刷

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幸運是我】*充滿散文美的溫情故事*



港產片今年到底是什麼回事,好作品一部接一部,小紅姐惠英紅的這部溫馨小品,當初看到她伙拍沒人認識的導演羅耀輝、再加個更沒人認識新星陳家樂,加上預告看起來挺無聊的,期望?不敢有。當時會想進場看嗎?也不會。但因為小編的娘親是小紅姐的影迷,難得老母想去看電影,所以我還是帶著她進場觀看謝票場了。看完最強烈的一個感想就是:還好有看…

電影講述邊緣青年阿旭因繳不出租金般離住所後,跑去向因雞蛋而認識的芬姨求助而結緣,雖然兩人一開始牛頭不對馬嘴,但在互相體恤、了解對方的背景和苦況後,兩人的生活和性格產生了微妙的變化,而且變成了各自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電影的其中一個優點就是非常的地道,滿滿的現今港式情懷,並不是近幾年低俗髒話橫飛的那種地道、亦不是「抽水式」諷刺時事的地道,而是把香港人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事的脾性完美的還原出來,既親切又充滿代入感,即使是合拍片卻沒有一絲的俗套感。

一部以認知障礙(老人癡呆)為主軸的作品,無可避免會是一部公民意識電影,但在將近兩小時的片長中,它所帶給觀眾的訊息和情感絕對不只公民意識這麼簡單,當中演員們極致的演技和銳利的對白,令幾乎沒有故事可言的劇情變得極具層次,不論是被病情所埋沒、還是因身世而抑壓著的情感,都演繹得淋漓盡致。也許劇情只是一部老人與屁孩的生活記事,但角色的成長描寫實在是讓人看得津津樂道,箇中的美也是難以言喻。



小紅姐的演技是無可置疑的,她本人說過芬姨這角色是借鑒自己照顧母親的經驗來演繹的,要把老人癡呆症初期的症狀演繹得好絕非易事,尤其老人癡呆並非真正的儍,而都只是被困於自己腦袋中的迷宮裏,各種由內到外的掙扎都得表現得恰到好處才不會被認為是浮誇,小紅姐在戲中多次只憑一句對白、或是一個神情就達到讓人揪心的效果,最佳女主角沒提名的話我切…;至於陳家樂那種輕狂卻屈結的熱血也是一大看點,說不上本年度最好看的香港男主角,但絕對是看得最舒服的,用力卻不做作,是讓人入戲的。

總的而言,這部溫情、幽默、接地氣兼顧的作品,除了前段有點小拖戲外,小編全程都是享受的,同時這作品正是我們香港人所需要的正能量,提醒我們即管嘴巴再硬,我們心底還仍然是個好人、社會再亂還是會有好人存在於狹縫裡,「做人不就你幫幫我,我幫幫你嗎?」

總之,

#港產年度必看
#光小紅姐就值會票價了
#快帶家裏的老人去看
#很棒的家庭電影
#但髒話好像有點多
#小孩還是不要帶去好了

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屍殺列車】*這是生化危機前後花了十四年、六部電影也達不到的境界*



小編從來都不是韓片的支持者,並不是說我有偏見,而是我對來自聽不懂的語系的作品向來興趣乏乏(追字幕很累的你們知道嗎),加上我的野蠻女友熱潮過後韓片在香港就沒什麼人氣,韓片彷彿就消失於我的生命之中。直到這部口碑好得離譜,優先場多得像已正式上映般的電影出現,我才跟久別了超過十年的韓國電影再會,看完才驚覺原來這些年間,韓國電影的功架已經進步到能跟荷里活媲美,這十年來我到底錯過了多少東西阿…

故事講述任職基金經理徐錫宇(孔劉 飾)因為了彌補女兒的生日願望,搭上了前往釜山的高速列車而僥倖躲過鬧市的喪屍瘟疫,但幸運之神並沒有眷顧父女倆,其中一個衝上了列車的染疫者在車上轉化,並以一傳十、十傳百的速度撕咬並感染乘客,幸存者集結在幾卡車箱中絕望地尋求生存的機會,但並非所有人都那麼的團結一心…



要讓一部喪屍片變得好看,往往離不開「人性」這一環,要數近年的佳作必然要提Will Smith的經典演出 I am Legend 還有 Brad Pitt的 World War Z,他們的共通點都是以人性的刻劃為劇情重心,血漿、爛肉或火力這些元素都只是陪襯品,屍殺列車 的成功也是來自這條萬試萬靈的方程式,雖然劇情極為著跡,但電影在角色塑造,和各種透過暗諷社會問題來引起觀眾共鳴的手法上卻處理得非常高明,足以讓大家的目光從一個個的瑕疵上遠去,只要你不是帶著一個太清醒的腦袋去看這部作品,你絕對不會失望而回。

好文推介:《屍殺列車》:銀幕災難與韓國現實政治

屍殺列車 把「恐懼下的人性」的主題發揮得相當到位,倖存者害怕失去親人、害怕失去朋友、害怕失去性命;政府害怕丟失面子、害怕承認過失、害怕處理危機,荒誕的劇情中所展示的情感卻無比真實,各種恐懼逼使人們面對他們的本能慾望,逃跑還是對抗、守護還是棄之、團結還是過橋抽板,導演延相昊把人性角力當中的張力,井井有條地安置在不同的角色組合裏,一次又一次觸發觀眾的同理心,能讓觀眾記住眾多便當的喪屍片,此作絕非池中之物,你們瞧瞧那拍了14年,而且還越演越爛的 Resident Evil…

高下立見。



流暢的線性劇情,配合強烈而不突兀角色成長,再加上故事因由乾脆連提也不提,完美地迴避了犯駁的風險,整部作品看得就是舒暢;但即使你完全對電影節奏的重要性無感,裡面還是有兩個很帥的大叔、和很正的人妻可以看,求深度還是要膚淺休閒玩家看都能滿足,是一部非常親民的喪屍電影,當然這不會是一部曠世神作,但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收貨了啦!

但倘若你選擇糾結於主角們為什麼只有在電影前段變聰明,後面變弱智這點上面的話…

好吧。

我知道我講不過你,但是施主阿…何必呢(攤手)

總之,

#馬東錫很帥
#馬東錫真的很帥
#肌肉與脂肪的完美平衡
#ohmy
#對不起我是膚淺休閒玩家
#自豪